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何啟明議員的提問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在今年一月宣布,為充分利用深水埗區這個傳統的服裝布藝批發零售熱點,計劃在該區建立設計及時裝基地,以培育本港新晉設計人才及時裝設計師,將時裝業的設計、製造和零售等環節結合起來。然而,有不少時裝業從業員指出,時裝製造商多年來不斷把生產程序轉移至其他地方,令本地時裝業式微。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過去五年,每年(i)從事時裝業的機構數目和就業人數,以及(ii)時裝設計培訓計劃及製衣技術培訓計劃的結業人數分別為何;
(二)當局會否加強(i)時裝製造商和時裝設計師的配對工作,以及(ii)對後者的技術支援,以發展屬原創設計的本地時裝製品;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當局會否採取其他措施推動時裝業的發展,例如撥出土地興建聚集設計、製造和零售等環節的時裝中心,以發揮群聚效應;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鑑於行政長官於去年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表示,「設計與工業兩者結合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局會否採取切實措施,鼓勵廠商回流香港設立生產高增值時裝製品的廠房,以促進時裝設計師與時裝製造商的協作,共同打造屬「香港製造」品牌的時裝製品;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議員的質詢,經諮詢教育局、勞工及福利局及創新及科技局後,我綜合回覆如下:
(一)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在二○一二至二○一六年從事時裝設計業和紡織及成衣業的機構數目和就業人數表列如下︰
年份 | 機構數目 | 就業人數 | ||
時裝設計 | 紡織製品及成衣 | 時裝設計 | 紡織製品及成衣 | |
二○一二 | 370 | 1 450 | 830 | 13 440 |
二○一三 | 430 | 1 350 | 870 | 12 350 |
二○一四 | 450 | 1 140 | 950 | 9 390 |
二○一五 | 470 | 990 | 980 | 7 820 |
二○一六 | 490 | 830 | 1 000 | 6 710 |
備註︰以上數字四捨五入至最接近的十位數。
就時裝及製衣業的人手培訓方面,相關課程於過去五年結業人數如下:
課程 | 結業人數 |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課程 | 3 752 |
自資全日制經本地評審副學位及學位課程(二○一六/一七年度未有相關資料) | 1 285 |
職業訓練局高級文憑及在職訓練課程 | 7 918 |
製衣業訓練局專上課程 | 3 483 |
備註︰由於部分課程或包含時裝及製衣兩方面的內容,分項數字無法提供。
(二)及(三)政府一直透過不同措施,積極促進時裝業的發展。
在加強時裝設計師與時裝製造商接觸方面,政府不遺餘力透過「創意智優計劃」或其他方式撥款支持舉辦各種業界活動,例如由創意香港贊助、香港設計中心舉辦的「Fashion Asia」論壇、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香港時裝節」以及率訪問團到內地城市及亞洲地區舉辦展覽等等。設計師透過參與當中多元化的活動如展覽、論壇、時裝表演等,可以擴闊商業網絡,促進與廠商及其他業界人士洽談業務,拓展市場。
政府亦積極鼓勵及支持時裝設計師參與國際性時裝展,例如我們資助香港貿易發展局在二○一七年帶領了超過十五位香港時裝設計師參與丹麥哥本哈根時裝周、東京時裝周、紐約時裝周和上海時裝周等,舉行時裝表演系列及設立短期展示廳,增加香港時裝設計師的國際知名度,並加強香港的時裝設計師與海內外的時裝製造商、買手及其他業界人士接觸,建立商業網絡。
此外,政府透過「創意智優計劃」的撥款,在二○一七年起啟動了「時裝創業培育計劃」,致力培育優秀時裝專才和品牌,當中包括讓參加計劃的設計師使用製衣業訓練局九龍灣訓練中心的工作空間,並為參與計劃的設計師穿針引線,聯繫適切的公司或人士,提供時裝協作項目所需的網絡及技術支援。
如題述,政府已開展在深水埗設立設計及時裝基地的籌建工作。當局已經得到市區重建局支持在區内一個重建項目中預留地方發展設計及時裝基地。該時裝基地將會充分利用這個傳統的服裝布藝批發零售熱點,將設計、時裝、製衣與零售等環節結合,發揮群聚效應,並創造新的協同效應,成為區內以至全港的設計及時裝焦點;同時帶動深水埗區的旅遊發展,為地區經濟帶來新動力。
政府亦一直積極加強對設計師的技術支援。工業貿易署轄下的「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為非分配利潤組織提供資助,以推行項目提升香港中小企業整體或個別行業(包括時裝設計及製造業)的競爭力。截至二○一八年一月底,基金共批出十一個有關紡織及時裝業的項目,涉及資助額約二千萬元。其中,基金於二○一六年批出五百萬元予製衣業訓練局開設一所樣辦開發中心(名為「創辦工坊」),讓從事時裝設計的中小企業以可負擔的成本,將設計概念轉化為服裝原型。「創辦工坊」亦為中小企業提供工作空間、器材和設施,以支援初成立的時裝設計中小企業創建自己的服裝系列。
(四)政府支援工業的政策,是為業界締造有利的營商條件,及提供適切的支援,讓業界發揮所長。部分企業,包括時裝業的企業,有條件考慮把部分需要較少土地及人手的高增值工序在香港進行。香港企業,包括有意回流返港的企業,可透過不同政府部門及半官方機構轄下的支援計劃在融資及提升整體競爭力等方面得到支援。
此外,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不時與紡織及成衣業界的工商組織在時裝製造和設計等方面合作,透過支援技術應用,提升業界的競爭能力及協助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
生產力局亦會透過提供相關技術支援服務,包括工業4.0、自動化生產機器、機械人技術等,協助本地時裝業把高增值的設計工序、製板、以及量少但多種類的生產工序安排在香港進行。而香港科技園公司亦已於二○一五年修訂工業邨政策,以推動香港的再工業化,鼓勵智能生產、吸引高增值科技產業和高增值生產工序於香港進行。
另外,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一直透過科研及技術轉移強化本地紡織製衣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研發中心在高性能材料(可應用於運動、工業及醫療保健等)、可穿戴電子產品、環保材料等領域上,進行了不少富原創性、高增值而且有利推動再工業化的研發。
2018年2月28日(星期三)